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风采>>正文
【党建品牌】“三心”引航,数经先锋——数字经济学院党总支
2022年07月21日     (点击: )

 

一、品牌名称及内涵

品牌名称:“三心引航,数经先锋

品牌内涵:一是忠心向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要载体,传承红色基因,凝聚红色能量,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在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上做先锋。二是凝心谋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相融合,党员成为干事创业的先锋。三是贴心育人。牢记为党育人的初心,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员在育人服务一线发挥先锋示范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营造红色氛围,传承红色基因,忠心向党

1. 建设标准化党员活动室,打造党建活动阵地

按照党员活动室标准化建设要求布置党员活动室,营造雅致而有红色教育氛围的工作环境,通过文化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院的凝聚力。

2. 办好红色讲堂,占领理论宣传阵地

党总支书记、院长每学期向学院师生党员做一次党课宣讲,团总支书记、辅导员每学期向学生做一次政治理论宣讲或时事政策宣讲,讲座和宣讲活动以思想引领和舆论引导为主旨,打造辐射力强和认同度高的主流思想輿论平台。

3. 开展系列红色教育活动,促党性修养提升

每年组织师生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主题教育,观看红色经典电影,组织唱诵红色歌曲,开展党员读书日活动,倡导师生党员选读红色书籍等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提升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水平。

说明: 数党员字经济学院党总支赴“龙海凯哥”农旅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_proc说明: 数字经济学院党总支开展主题党日活动_proc


(二)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相融合,凝心谋事

1. 实施党员教师“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工程,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

教师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结合自身工作,围绕学院事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做出党员承诺,在党员活动室上墙公示。坐班的党员教师服务处要放置党员桌牌,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对政治过硬,教学水平高、服务师生能力强的1-2名党员教师服务处设立党员示范岗桌牌。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2. 实施学院精神文化建设工程,推动党建工作与学院发展建设相融合

各个党支部组织党员在学院发展、教学、育人三方面进行广泛探讨,提炼具有数字经济学院特色的院训、院风、教风、学风,并以学院精神文化建设工程为抓手,理清发展方向,努力在学院内涵发展、专业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三)牢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贴心育人

1.实施“321联系制度”,贴心开展育人服务工作

即院级党员干部每人联系1个班,1个寝室,1-3名学生;学院中层党员干部每人联系1个班,1-3名学生;40岁以下年轻党员教师 每人联系1-3名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联系和指导。联系班级主要面向毕业班和少数民族学生多的班级;联系寝室主要面向学生管理中的问题寝室;联系学生主要面向家庭困难的学生、就业创业需要帮助的学生、参加各项大赛有一技之长需要针对性指导的学生。

2.设置学生党员服务站,在同学中起好先锋模范作用

正式学生党员和预备学生党员要定期佩戴党员徽章,到学生党员服务站报到开展服务工作。一是走访各办公室,协助加班老师完成日常工作,二是协助窗口部门的老师做好学生接待服务工作,处理力所能来的事务,三是不定期开展志愿者服务,丰富社会实践的渠道和内容,四是主动成为老师与同学沟通的桥梁,发挥信息沟通作用。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党员增强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和服务意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当好表率。

3.设置信访服务站,畅通学生问题反映渠道

学生党支部联合团总支,开设信访服务站,同时设置24小时热线服务电话和意见信箱,广泛收集学生意见建议,保证学生诉求渠道不断线;此外,学生党支部还联合学生会组织部、维权部等部门定期开展深入调研活动,调研对象涉及教职工、学生、家长及各种社团,师生合力,多方联动,共同思考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共促服务渠道多样化,保证学生诉求传达落地有声。

三、预期成效

(一)搭建起红色教育平台,理想信念教育入心入脑

积极营造起主旋律突出的工作环境,标准化的党员活动室布置到位,党员承诺上墙公示,党员桌牌、党员示范岗桌牌摆放到位。红色教育活动扎实开展,组织全体党员聆听党课,接续开展“红色教育基地主题教育”“观看红色电影”“唱支红歌给党听”“诵读红色书籍”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显著增强。

(二)聚焦主责主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

积极营造起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以“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工程和学院精神文化建设工程为抓手,各党支部学先进、补短板、重实干,全体党员积极作为、走在前列,学院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三)培根铸魂,在探索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中取得突破

教师党员和班级、寝室、学生接成对子,教师党员参与到班级建设、寝室建设和学生结对帮扶中,薪火传递,立德树人;学生党员参与到学院服务工作中,朋辈引领,示范带动。努力引导学院广大青年学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