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牌名称
“智多星”党建

二、主要做法
(一)智造时代,永葆红心不褪色
智能制造学院教师党支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智能制造、工匠精神、红色教育等元素,通过“红色+智造”的模式,强化“思政+专业”的课堂阵地,探索知识、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路径,永葆红心不褪色。紧跟智能制造的时代步伐,主动运用增强现实(AR)新媒介新形式平台,以“为难为之为,成不成之成”校训精神为核心,以“四川特色、全国一流、世界知名”办学目标为导向,以遂宁红色资源为载体,以师生员工为主体,以向善文化、民生文化、团结文化、学科文化、创新文化、生态文化、艺术文化、体育文化、自强文化、安全文化、质量文化、清廉文化等为主干,以制度文化为全面保障,积极占领网络舆论高地,打造出贴近青年生活、富有青春气息的校园文化形态,创建了20多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实现思想政治和文化、审美等多重功能。
(二)多头并进,钢铁之躯不生锈
利用“线上+线下”、“理论+实践”、“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党员+学生”等方式,全面建立思政教育阵地,固化师生员工的钢铁本色,确保支部战斗力。大力开展新时代四川省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深化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以政治学习、读书交流、在线学习、红色教育、集体观影、研讨等形式深入开展“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党性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清廉文化建设。针对青年教师开展技能提升计划;组织教师党员下企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依托省级工会小家,建立篮球、羽毛球、气排球、乒乓球等兴趣小组,强化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三)星火燎原,点亮川职一片红
发挥“五老”代表莫建军、省级劳动模范夏宝林、“遂宁市十佳师德标兵”鲜小红和遂宁市“优秀共产党员”陈德航等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在师生员工中积极开展专题教育;发挥学校“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党——党史故事我来讲”的直播活动,打造讲党史的优秀学生代表,通过各类先进典型人物、红色故事等,在全院点燃全员的红色激情,焕发出红色文化的时代光芒。


三、工作成效
教育教学成绩斐然。创新“双元双线•三融四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了以全国第三届基层就业大学生典型事迹钱宇飞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生。近三年,师生参加国家、省、市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奖项20余项。
科研教研成果丰硕。数控技术校企合作项目成功入选教育部DMG数控技术校企项目;智能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被批准为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教改项目中高职衔接立交桥建设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教师党员获得遂宁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遂宁市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发表论文180余篇,纵横向课题17项,著作3部,专利23项。
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参加市智能制造学会、市机械工业学会,组建智能制造技术服务团队,开展校企合作,为遂宁市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持,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