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技术学院主要承担教书育人、科研、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工作。汽车技术学院教工党支部现有党员8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校高质量超常规发展为目标,着力破解党建与业务融合难题。近年来,在我院教师少、任务重、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多的情况下,以市级“大师工作室”、校级“党建标杆系部”、院级“党建示范工作室”等党建平台为载体,优化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模式,形成了“六合六力”的支部工作法,实现了党建工作培根铸魂的目标,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
一、基本内涵
“六合六力”支部工作法是以提升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业务水平、服务能力为出发点,以提高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质量为落脚点,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为突破口,从支部工作与专题教育、铸魂育人、教学改革、项目建设、科研服务、结对共建六个维度入手,以党支部的政治理论、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干事创业、社会服务、农业农村建设六个提升为目标,从而使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党支部与服务师生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与专题教育相结合,着力提升政治理论水平
针对支部学习形式单调、学习碎片化、不系统等问题,切实加强政治建设。支部与“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等专题教育相结合,通过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多层次、多频次的活动,采用个人组织结合学、实践教育基地体会学、观看影片感悟学、成果分享交流学、专题报告深入学、党史故事讲述学等“六学”作为基本工作法,让各项专题教育融入工作、生活,提高党员政治理论水平、指导党员实践工作。我院被评为校“党建工作标杆系室”。
(二)与铸魂育人相融合,聚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解决支部重教书轻育人、思想教育缺乏多样化等问题,切实加强思想建设。支部与铸魂育人中心工作相融合,依托学校“三全四方五平台”育人体系,通过实施“四个一”(一个支委带一个专业、一个党员带一个班、一个支委帮一名教师、一个党员帮一名学生)和“两带两促”(党建带民建、团建,民建、团建促党建)工程,从校、院、室、班四个层面,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各阵地,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荣誉共10余次。
(三)与教学改革相契合,竭力增强教育教学能力
针对党建工作和教学工作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切实推进教学改革实施。支部通过成立“教学改革小组”,做到教学改革“书记牵头、支委指导、党员参与”,党支部集体分析、群策群议,找问题、想办法、亲实践提供支部力量。多年来,支部党员牵头组织完成了“理实一体教学改革”、“汽制专业校企共育教学改革”、“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多位教师在“四川省教师技能大赛”获奖,切实增强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四)与项目建设相切和,致力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为了解决我院项目建设人手短缺、任务重,教师中存在畏难情绪的现实问题,切实做好支部的带头作用。党支部将“三会一课”与项目建设相结合,发挥“领头羊”作用,采用“传帮带”的方式,激发全体教师干事创业的激情。近几年,党支部接连带头完成了“省示范校”、“省优质校”、“省创新行动计划”、“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多项建设项目,多位党员被学校评为先进工作者,极大的激发了全体教师的干事创业热情。
(五)与科研服务相耦合,奋力锤炼社会服务本领
为了解决我院长期科研、技术创新、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的痛点,通过“党建搭台、业务唱戏”,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成立“技术创新团队”,做到“团队带个人、个人促进团队”,积极参与地方建设规划、项目评审和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近几年,青年教师申请专利10余项;协助企业科研课题申报3项,完成技术改革6项;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10余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本领得到了全面锤炼。
(六)与结对共建相缔合,助力服务农业农村建设
为了全面服务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党支部结合自身优势和专业特点,通过“校企、校校、校乡”支部共建方法,利用各方优势资源,在“智力、物力、人力”等方面助力农业农村发展。党支部先后与“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结斯乡木洛村、木坡乡大梁村”、“四川江淮汽车有限公司”、“遂宁大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党支部结对共建,面向小金县结斯乡木洛村开展了多次农业技术培训,联合企业党支部向阿坝州小金县赠送农机设备,助力服务农业农村建设发展。
三、工作启示
“六合六力”支部工作法的实行,有效的将党建与业务工作、社会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有机融合,突出了党建引领,拓宽了党建渠道,激活了党支部的活力,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拉近了支部与科室、班级的距离,加强了师生的紧密度。今后,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支部工作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新时代下支部工作的创新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