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学院是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突出的师范类二级学院。它的前身为川北教育学院中文系、数学系与管理系,创建于1979年。 教师教育学院现设小学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学前教育三个专业,共2568名在校学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160余名,包括藏族、彝族、羌族等1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9+3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经济困难、民族融合困难、语言交流困难等情况。教师教育学院党总支学生支部在充分研究学生实际困难的情况下,发动师生党员走进少数民族学生的课堂和生活,把党的方针政策宣讲到每一位同学,发掘少数民族同学中的入党积极分子,悉心培养,让更多少数民族学生加入党组织,从而由点及面带动少数民族同学积极向上,全面发展。
教师教育学院党总支现有教师党员38名,学生党员15名(其中正式党员1名,预备党员14名),发展对象30名,入党积极分子100余名。面对新时期基层党建要求,学生党支部凝练出“三心联动”工作法,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顺利开展,为教师教育学院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添砖加瓦。
一、基本内涵
“三心联动”工作法,即真心、热心、悉心联动。把真心、热心、悉心有机结合、融会贯通于学生党员发展的全过程,主动深入、积极影响、充分调动,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引领少数民族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二、主要做法
真心,是要求支部党员真心与每个班级结对,真心与结对班级的同学交朋友,真心走入班级晚自习课堂,向同学们宣讲党的理论知识和时下热点问题,分享自己的入党故事、人生经历和党员感悟。让同学们了解党的理论知识,明白青年的历史责任,明确青年的发展方向,厘清人生的奋斗路线。
热心,是要求党员同志在宣讲和交流中,摸清同学们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急、难、愁、盼”的问题,做成“我为学生办实事”的项目清单,积极对接二级学院和学校各行政部门,尽最大努力热心为同学们服务,切实解决同学们的各项实际问题,彰显共产党员和党组织践行为人民服务这个承诺的决心和毅力。让青年从内心深处认可党组织,进而自发递交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悉心,是要求支部和党员同志要悉心保护入党积极分子的赤诚之心,一一培养考察。在培养考察的过程中,要求培养联系人要一一指导思想汇报的撰写,对每一份思想汇报认真阅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生活基本情况,针对性的给出意见和建议,确保培养考察的过程出成效,出结果。
三、工作启示和成效
自“三心联动”工作法实行以来,教师教育学院党总支学生支部的党员的发展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
第一、党员发展数量增加。自实行“三心联动”工作法以来,学生支部连续三年每年发展党员40余名,新增入党积极分子100余名。
第二、党员发展中少数民族学生数量增加。自“三心联动”工作法实施以来,支部入党积极分子人数和党员发展人数增加,且少数民族学生的占比不断提升,显示出“三心联动”工作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少数民族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增加为二级学院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第三、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在学生中的正面引导作用开始显现。通过支部的培养,参加支部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这一部分同学的思想、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和综合素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观,他们在寝室、在班级、在社团都能起到先锋模范和引领示范作用。通过支部的一些服务地方活动,少数民族同学的归属感和存在感有所增加,同时让汉族同学能够更加了解少数民族同学,为民族融合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少数民族学生不管数量和质量上都会有长足的进步,发挥好学生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发展工作为抓手,引领青年、团结青年、吸引青年向党组织靠拢,是我院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新的思路和工作方法之一,也必将激励我院的少数民族学生为将来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成长。